什么是馬太效應,兩極分化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一種兩極分化的現象,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
馬太效應的名字來源于圣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于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
第二個仆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于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于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羅伯特·莫頓歸納“馬太效應”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后來馬太效應被應用在經濟學上,體現出的就是窮的越窮,富的越富,和著名的“二八定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