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未來何去何從,真的能移居到外太空嗎?(有視頻)
近年來,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一直對人類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不久前,霍金曾預言人類會離開地球,移居到外太空。那么外太空真的有能夠讓人類生存的環境嗎?
1、LHS 1140b星球的發現
LHS 1140b是一顆圍繞附近恒星旋的類地星球,距離地球39光年。早在2014年就有科學家對天體進行觀測時發現了該星球,只不過在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至2017年4月科學家再次觀測該星球并命名為LHS 1140b。觀測信息表明,該星球質量接近地球的七倍,其主要成分可能是巖石,就連溫度都和地球相差無幾,此外,它所處的位置能接受到充足的光照,這為液態水的存在創造了條件
2、開普勒-22b1
開普勒-22b是在開普勒-22宜居帶內發現的一顆系外行星。開普勒-22是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位于天鵝座,距離地球約638光年。美國宇航局網站稱,根據最近的計算機模型,這顆傾斜的海洋世界可能“適合居住”,這顆系外行星的平均溫度約為15.5攝氏度。
3、LHS 1140 b
LHS 1140 b的質量是地球的6.38倍,繞其恒星運行一周需要24.7個地球日,這顆恒星是距離地球40光年的紅矮星LHS 1140。LHS 1140 b于2017年被發現,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密度最大的行星之一,其密度是地球的兩倍多,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2.41倍。據信,這顆行星的平均表面溫度約為7攝氏度,極有可能存在水和以氫為主的大氣層。LHS 1140 b的一年約為24.7天。
4、Trappist-1e
Trappist-1e的體積非常接近地球,其恒星光線照射度與地球狀況相似,根據《宜居系外行星目錄》,這顆可能擁有海洋的行星繞其恒星運行一周需要6.1個地球日,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有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之一。
5、TOI-700 d
TOI-700 d是另一個“超級地球”系外行星,質量是地球的1.57倍。據估計,它接收到的能量約為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能量的8%,如果它確實有類似地球的大氣層,其平均溫度可能為4.3攝氏度。
因此我們要相信科學,既然已經有這么多行星適宜人類生存,那么離移居外太空的日子也會更近一步!
拓展閱讀:【視頻】星際移民為什么不被看好,如果地球崩潰,人類應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