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園,目前只開放了定陵/長陵/昭陵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園,答案: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簡單地說,明朝皇帝中,除了朱元璋、朱允炆和朱祁鈺,其他人的陵寢都在這里。目前只開放了定陵、長陵、昭陵,其他陵寢可以看到外觀,但是大門緊閉,不能入內。
一、定陵
定陵是萬歷皇帝陵寢,也是唯一一個開放地宮的。地宮全部由石塊砌成,對縫整齊,里面有萬歷皇帝和他的皇后的石制寶座,當然,也有他們的棺槨。
地宮內雖然出土了大批文物,但是大部分都不在這里展示,國家博物館還能看到部分地宮出土文物。定陵地宮中最貴重的文物,只剩金絲翼善冠和十二龍鳳冠了,其中的金絲翼善冠是用直徑0.2毫米的金絲編成,國內僅此一件。
二、長陵
長陵是永樂皇帝朱棣的陵寢,也是明朝埋在北京的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寢自然是規格最高的。比如單獨作為一個景點的神道,大部分游客以為那是整個十三陵的神道,其實是長陵的神道。進入神道之前,首先會經過碑亭,碑文由朱棣的兒子朱高熾親自撰寫。
長陵的主要建筑就是祾恩殿,這座宮殿是供后世子孫祭拜的地方,規格跟太廟的享殿和故宮的太和殿有一拼(太和殿因為火災重修了幾次,木料不如最初了),都用整根金絲楠木做梁柱,一共用了六十根。
三、昭陵
其實大部分游客去的都是定陵和長陵,相比之下,昭陵的規模和豪華程度跟這兩個陵都沒法比。昭陵的主人在明朝諸位皇帝中存在感比較低,是明穆宗朱載垕。隆慶皇帝在位時間也比較短,只有六年多。這座陵寢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進行大規模修葺復原的,所以看起來比較新,沒有歷史的斑駁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