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始于哪個朝代?答案:周朝。距今大約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又被稱為踏青節、祭祖節、行清節。三月節等。在2006年5月20日的時候,清明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清明節具體在什么時候?
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時,也是24節氣之一,如果看日歷的話,通常在每年公歷的4月4日至6日之間變動,但以4月5日最常見。

2、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做什么?
因為清明處在一個生氣旺盛,陰氣衰退的時節,所以在清明的時候,人們通常會祭祀祖先,掃墓,踏青,插柳,射柳,放風箏,吃青團等等,但通常祭祀祖先跟掃墓比較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