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臺,滬上“網紅”科普場館是如何煉成的?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滬上“網紅”科普場館是如何煉成的?答案:上海天文館積極進行數字業態升級,打造虛實交互新文旅、新教育,塑造沉浸式“云現場”,開發元旅天文館新模式。通過虛擬直播技術設置了“元宇宙”沉浸式虛擬會場。
上海天文館接待社會公眾73萬人次,成為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軟實力的一張“新名片”。上海天文館推出“宇”你有約——開館一周年特別直播活動,從今日太陽到今夜星空、從明星導航到銀河講壇,更有青春靚麗的天文科普“天團”閃亮登場。
上海天文館開館至今,參觀人數達到73萬,觀影人數有18萬。微信公眾號粉絲量突破150萬,總閱讀量890萬人次。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介紹上海天文館,帶領人們云游天文館,更加全面的了解天文館的故事。
上海天文館與上海中學東校、明珠臨港小學、格致中學、復旦附中等10所中小學校開啟“館校合作”共建項目,培訓一批科技創新教師。
上海天文館更好地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探索打造“雙減”政策下的科普場館與學校教育資源共享平臺。依托天文特色和豐富的展覽教育資源,大力推動科技、文化與素質教育的有機融合,全面促進青少年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升,助力“雙減”落實落地。
上海天文館表示,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文化地標、科普地標,成為上海這座城市的獨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