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為什么不能拍照,不祥之兆(如何用手機拍血月)
血月為什么不能拍照,主要基于三點原因:一是厄運恐懼,古代文化中,血月常被視為災禍的預兆,甚至將其與兵災關聯,人們擔心拍攝會引動不祥。二是視覺沖擊,血月在低畫質設備下,可能拍出類似血漿涂抹的失真畫面,令人不安。三普通手機在暗光環境下拍攝血月,往往只能得到模糊紅點,這種效果容易讓人聯想到“拍不祥之物必遭反噬”的迷信說法。
每當天空掛起一輪暗紅色的月亮,朋友圈總會出現兩種人:一種是狂按快門試圖記錄的攝影黨,另一種是急忙收起手機念叨"不吉利"的保守派。這場關于血月的"拍照之爭",背后其實藏著不少冷知識。
一、科學背后的血月
血月本質是月全食期間的自然現象。當太陽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藍紫光被散射,紅光則發生折射照在月球表面,形成暗紅色的"濾鏡效果"。這種現象平均每1.5年出現一次,和普通滿月一樣,都是地球、月球、太陽的"光影魔術"。
二、血月拍照忌諱主要來自三點:
厄運恐懼:古代將血月視為災禍預兆,認為拍攝會引動不詳。比如《圣經》曾記載"末日來臨時,月亮要變為血色",我國《開元占經》也把紅月與兵災關聯。
視覺沖擊:暗紅色月亮在照片中容易呈現詭異效果,尤其在低畫質設備下,可能拍出類似血漿涂抹的失真畫面。
技術限制:普通手機在暗光環境下拍攝血月,往往只能得到模糊紅點,容易讓人聯想到"拍不祥之物必遭反噬"的玄學。
三、血月的真相
現代天文學家早已破解這些謎團:
血月與吉兇無關,我國近20年出現過13次血月,并未引發特殊災難。
相機不會吸附"厄運能量",NASA甚至專門研發設備拍攝血月用于大氣層研究。
拍攝效果差是因月光亮度驟降,月全食時月球亮度僅為滿月的萬分之一,需要專業模式才能捕捉細節。
四、手機拍血月指南
想破除迷信拍出驚艷照片,記住三個訣竅:
三腳架必備:月光微弱需長曝光,手持拍攝必糊片。
關閉自動模式:ISO調至400-800,快門速度1/125秒起步。
巧借前景:用樹枝、建筑做參照物,避免照片變成單調紅點。
注意:2025年3月14日的月全食(血月)在中國的可見范圍有限。此次月全食的全食階段主要在白天發生,北京時間13:09開始初虧,14:26進入食既,14:59達到食甚,15:32生光,16:48復圓。在中國東北部地區,可以看到半影月食升起,但全食階段不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