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d

  • Explore

  • Universe

  • Wiki

  • 地球滅絕過幾次。5次生物大滅絕(奧陶紀——志留紀/晚泥盆世/二疊紀末/三疊紀末/白堊紀末/有視頻)

    首頁>百科知識>滅絕> 點擊:4531℃作者:小編阿聰(原創)發布時間:2022-06-24 17:32:49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自顯生宙以來的5.4億年中至少發生了22次生物滅絕事件。具有全球影響的生物集群滅絕有5次,即發生在奧陶紀——志留紀、晚泥盆世、二疊紀末、三疊紀末和白堊紀末的集群滅絕。

    1、奧陶紀——志留紀

    奧陶紀——志留紀生物集群滅絕發生在距今4.4億年,由前后兩幕組成,其間相隔50萬-100萬年。第一幕是生活在溫暖淺?;蜉^深海域的許多生物滅絕了,滅絕的屬占當時屬總數的60%-70%,滅絕種數更高達80%。第二幕是那些第一幕滅絕事件中幸存的、生活在較冷水域的生物又遭滅頂之災。

    2、晚泥盆世

    晚泥盆世生物集群滅絕發生在3.75億年前,其滅絕的科占當時科總數的30%,滅絕的海洋動物達70多科,陸生生物也遭受了重創。這次滅絕事件的時間較長,規模較大,受影響的門類也多。當時淺海的珊瑚幾乎全部滅絕,深海珊瑚也部分滅絕,層孔蟲幾乎全部消失,竹節石全部滅亡,浮游植物的滅絕率也達到90%以上。

    3、二疊紀末

    二疊紀末生物集群滅絕發生在2.52億年前,是5次集群滅絕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造成了陸生生物大約70%的科和海洋生物95%的物種消失,繁盛于古生代早期的三葉蟲、四射珊瑚、床板珊瑚以及海百合等全部滅絕,生物礁生態系統全面崩潰,古生代海洋中由海百合——腕足動物——苔蘚蟲組成的表生、固著生物群落迅速退出歷史舞臺。在陸生生物中,不同氣候帶的特征植物群消亡,被矮小的裸子植物代替。二疊紀最有代表性的四足類的陸生脊椎動物,有63%的科迅速滅絕。

    4、三疊紀末

    三疊紀末生物集群滅絕發生在2.08億年前。雖然三疊紀末集群滅絕造成的影響相對輕微,是5次集群滅絕中最弱的,但也有1/3的科滅絕。其中海洋生物有20%的科滅絕,陸地上大多數非恐龍類的主龍類、獸孔目爬行動物和一些大型的兩棲動物都滅絕了。

    5、白堊紀末

    白堊紀末生物集群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標志著中生代的結束。26%左右的科,超過半數的屬,75%的種在這次集群滅絕中消失。稱霸一時的恐龍以及菊石、雙殼類中的固著蛤類完全滅絕了,一度非常繁盛的六射珊瑚、大型底棲有孔蟲和超微浮游生物遭到重創。這次集群滅絕事件沖擊了海洋和陸地的生態系統,此后新生代的生物面貌為之一新。

    拓展閱讀:【視頻】人類還有多少年?地球已發生5次“大滅絕”我們可能正處于第6次

    文字:
    回到頂部
    国外产一级毛片菠萝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