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機器人不知疲倦的干著,下一個會是你嗎?(有視頻)
未來的科技時代,機器人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同事,這十大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你在里面嗎?機器人在飛速成長,人類要努力了!
一、司機 失業指數(90%)
無人汽車又稱自駕駛汽車,它是將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極大影響的機器人技術之一。在研制無人汽車方面,谷歌走在了其他公司前面,目前,谷歌的激光導航無人汽車已經行駛了數十萬千米。谷歌研制的無人車利用谷歌地圖導航,解析度達到15厘米,同時根據路況信息決定如何行進。這種無人車的安全性與有人駕駛汽車不相上下。
二、快遞員 失業指數(90%)
未來的購物體驗將與現在截然不同,客戶購買的商品可能由無人機負責送貨。網上購物巨頭亞馬遜和UPS這樣的快遞公司正在進行無人機送貨方面的研究。用多旋翼無人機取代快遞員,可以將送貨時間縮短到短短30分鐘,如此一來,快遞員將大大減少,失業率將達90%。
三、收銀員 失業指數(76%)
隨著天貓無人超市的崛起,零售企業將會面臨巨大的災難,雖然無人超市不會代替理貨員等職位,但是收銀員的職位將大大的減少,超市收銀員面臨失業的可能。
四、信貸員 失業指數(98%)
在金融行業,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AI)、云計算等科技的一大批現實應用,均已紛紛落地投入使用,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時間有關“人工智能可能讓銀行職員和分析師們失業”、“華爾街將失守”等憂慮也隨之而來,未來,信貸員這一職業可能就會消失不見。
五、工廠工人 失業指數(90%)
中國研制的機器人現已代替一些人類工作,2015年首個機器人工廠在廣東東莞建造,目前,這家機器人工廠成功地解放了90%的人類勞動力。自2014年9月以來,東莞505家工廠對機器人項目投資4.2億人民幣,旨在替代3萬多個工人工作,如此一來中,那些從事傳統流水線工作的工人將面臨失業危險。
六、酒店迎賓員 失業指數(80%)
未來,你進入酒店,說“歡迎光臨”的可能是機器人。深圳勇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研制了一款專用于商務迎賓的智能機器人,擁有自主迎賓、語音交互、娛樂互動等多項功能,1米28的身高,高顏值外觀,有問必答,親切互動的迎賓機器人更能讓酒店的客人感受賓至如歸的感覺。
七、新聞撰稿人 失業指數(60%)
新聞寫稿機器人早在2009年就已出現,在當時美國的職業棒球大聯盟季后賽上,一款名為StatsMonkey的人工軟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篇機器稿件,在當時的傳媒業引起了極大轟動。2017年8月四川九寨溝發生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利用機器人技術,花25秒完成了一篇500余字的快報新聞稿。讓人不得不擔憂未來新聞撰稿人的職業危機。
八、保安 失業指數(84%)
前段時間美國保安機器人投池事件上了熱搜,這款機器人主要執行各種保安任務,包括巡邏放哨、火警和空氣檢測、威脅評估、情況判定、探測與阻止入侵者等。室內型應用于倉庫和辦公大樓等場合,室外則用于機場、倉庫等地區。可以預見,未來保安這一崗位即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從事保安工作的人員失業就不可避免了。
九、學前老師 失業指數(75%)
可能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機器人總給人一種“高冷的金屬感”,但它們卻總能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深圳勇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出來的智能早教機器人“小小勇”,就是一款萌寵小老師。這款機器人內置豐富的教學資源,語文、數學、英語學習都不在話下。除了學習它還能陪孩子兒玩耍,在玩樂中學知識,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
十、飛行員 失業指數(30%)
無人機等自動化的飛行器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舊概念”了,要想玩些新穎的,不如試試機器人飛行員。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發明了一款這樣的機器人,它們像人類一樣擁有健全的四肢和“大腦”,能夠在復雜的地形中熟練的操控飛機行駛。當然,飛行員畢竟是要求更加嚴格的職業,但在科技不斷創新發展的未不,機器人取代飛行員也不是不可能。
拓展閱讀:人工智能時代, 什么樣的職業不會被機器人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