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代帝王簡歷,明朝十六位皇帝列表(附南明4帝/有視頻)
明朝歷代帝王簡歷,答案:一般來說明朝有16位皇帝,如果加上南明的4個,那整個明朝其實一共有20個皇帝。他們依次分別是: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熾、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鎮、 明代宗朱祁鈺、 明憲宗朱見深、 明孝宗朱祐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 明穆宗朱載坖、 明神宗朱翊鈞、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檢、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南明·明紹宗朱聿鍵(隆武帝)、 明紹武帝朱聿鐭、 明昭宗朱由榔(永歷帝)
1、明太祖朱元璋:
原名朱重八,年號“洪武”,開國皇帝,在位31年(1368-1398)。享年71歲。朱元璋的一生真是勵志故事典型,由放牛娃到一國之君。在位期間,廢除丞相,嚴懲貪官,恢復生產,形成“洪武之治”。為子孫后代鋪平了道路。
2、明惠帝朱允炆:
年號“建文”。朱標之子,朱元璋之孫。在位4年(1398-1402),為掌控皇權,不斷的削藩,正所謂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被自己的親叔叔發動靖難,靖難后不知所蹤。
3、明成祖朱棣:
年號“永樂”。朱元璋第四子。在位22年 (1402-1424)。通過靖難奪取皇位,繼位后,平定邊疆,編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派鄭和出使西洋,使明朝的發展達到巔峰,史稱永樂盛世。在位期間,立有不世之功,政績卓越,卻好大喜功,生性好疑,殺人無數,成為爭議性很強的一位皇帝。
4、明仁宗朱高熾:
年號“洪煕”。朱棣長子,在位1年(1424-1425)。身形較胖,體質較弱,喜靜厭動。靖難期間堅守北京城,抵抗了李景隆的50萬大軍,為朱棣的救援爭取了時間。朱棣北征作戰時以太子身份監國,在位期間“三楊”輔政,推行仁政,平反靖難冤案,雖然在位一年,卻為明清封建制度做出了巨大貢獻。明朝較開明的皇帝之一。
5、明宣宗朱瞻基:
年號“宣德”,在位10年(1425-1435)。幼年聰明,深得朱棣喜愛,朱棣找最好的老師教育他,并帶朱瞻基親征漠北,使之成為文武雙全的人。即位后,扯起“清君側”的大旗,矛頭直指他的兩位皇叔,朱高煦和朱高燧,平定外藩,在位期間吏治清明,社會穩定,人才濟濟,文有“三楊”,武有張輔、于謙等,與其父一起創造了“仁宣之治”。
6、明英宗朱祁鎮:
①年號“正統”(1435-1449):九歲繼位,寵信宦官王振(朱元璋設立的內臣不得干政的牌子就是被王振搬走的),正統14年,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攻打瓦剌,發生土木堡之變,后兵敗被俘,孫太后與于謙隨即扶持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加上后方于謙的英勇抵抗,瓦剌也先認為沒有利用價值,被放回,享有太上皇之名,卻被軟禁了7年。
②“天順”(1457—1464):景泰8年,朱祁鎮策動奪門之變,復辟稱帝,年號“天順”,大肆打壓擁立景泰帝的于謙等人,但是尚能任用賢臣,并廢除了洪武以來的嬪妃殉葬制度。他信任身邊的每一個人,從王振到徐有貞、再到石亨、李賢,無論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樣的環境下,他都能夠和善待人,就連被俘期間瓦剌的將軍士兵都成了他的朋友,“人緣好”。所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一個好人。事實證明,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
7、明代宗朱祁鈺:
年號景泰,在位8年(1450年—1457)朱祁鎮之弟,土木堡之變后明英宗兵敗被俘,在兵部侍郎于謙和孫太后支持下,即位為帝。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勵精圖治,重用于謙等人,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擊退瓦剌的入侵,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然而他貪戀權位,不但不思迎回太上皇,還把他軟禁于南宮,同時執意廢掉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結果病篤之時,被朱祁鎮聯合石亨、徐有貞等人奪門,奪門之變后,被軟禁致死。他是明朝遷都后唯一一個沒有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8、明憲宗朱見深:
年號“成化”,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土木堡之變到奪門之變期間,正是朱見深幼年期間,一直由宮女萬貞兒照看。或許是日久生情,朱見深竟然喜歡上了大自己17歲的她,也就是后來的萬貴妃,而這成就了明朝著名的“姐弟戀”。初即位時,平反了于謙冤獄,恢復了于謙之子的官職。又不顧明代宗曾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報怨,恢復代宗帝號,重修代宗陵寢,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稱頌之聲。但后期,朱見深再無治國之心,而是與萬貴妃肆意享樂,大肆揮霍,盡情歌舞,不理朝政,并信任萬貴妃寵信的錢能、覃勤、汪直、梁芳、韋興等宦官,處決政事均經內宦,奸臣當道,朝綱敗壞。成化23年正月萬貴妃死后,成化帝悲痛萬分,也于當年九月病死。
9、明孝宗朱祐樘:
年號“弘治”,在位18年(1487年-1505),享年36歲。朱祐樘幼年不幸,生母紀氏為宮中侍女,被朱見深寵幸后,卻不被認可,懷孕后又險遭萬貴妃陷害,朱祐樘出生后在張敏太監和宮女的庇護下吃百家飯穿百家衣,成長到6歲,才被朱見深發現,立為太子。即位后,他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勵精圖治,使明朝有了“弘治中興”。他提倡一夫一妻制,一生只有張皇后一人。他寬厚待人,對前朝的奸佞小人及萬貴妃的追隨者并沒有大開殺戒,作為一個皇帝,他這一輩子沒有享過什么福,卻遭了很多罪,受過無數惡毒的傷害,但最終卻又選擇了無私的寬恕。是明朝眾多奇葩皇帝中的一股清流,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明君,明朝最好的皇帝,沒有之一。
10、明武宗朱厚照:
年號正德,在位16年(1505年—1521年),從小聰明,本應成為一好皇帝,卻被周圍的太監帶壞(隨侍太監中以劉瑾為首的八個太監,俗稱八虎)。朱厚照雖愛玩,但卻相當有主見,操控權術能力極強,在劉瑾日益猖狂之時將他處死,但到后期又信賴錢寧和江彬等宦官,使朝政日益衰敗。他荒誕一生卻在臨死前變得清醒,把后事交給皇太后和內閣大臣來處理,挽留明朝大廈于將傾??傮w來說,一方面他勇武果敢,處事決斷。在位時誅殺劉瑾,平定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打敗蒙古小王子,另一方面在位期間荒淫無度,怪誕不經,沉浸于“豹房”,一生無子嗣?;仡櫵囊簧m然做了很多荒唐的事,但是他的統治基本上是穩定的,并將權利緊握手中,不誤國事。正所謂,玩歸玩,鬧歸鬧,不拿正事開玩笑。
11、明世宗朱厚熜 :
年號“嘉靖” ,在位46年(1521年-1567年1月)。正德十六年,武宗駕崩,死后無嗣,其生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朱厚熜幼時聰明過人,在他父親的培養下熟悉各種禮儀和規范。繼位后,因想追封親生父母的尊號,但首輔楊廷和等舊臣要求他改換父母而引發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最后以嘉靖的勝利結束,并震懾群臣。嘉靖帝統治前期,力革前朝時弊,推行新政,出現“嘉靖中興”的局面。中后期日益腐化,尊崇道教,幾十年如一日不上朝,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修道中,并以大無畏的精神親自品嘗含有眾多重金屬的金丹,一吃就是四十年。總得來說,嘉靖是個成功的管理者,手下能人輩出,文臣夏言、徐階、胡宗憲權謀老道,武臣戚繼光、俞大猷兇狠彪悍(雖出了奸臣嚴嵩嚴世藩父子,最終被嘉靖處理),但他卻是個失敗的皇帝,因為他自私,只享權利,不做義務,分裂群臣以操控朝政,并修仙練道,想長命百歲。嘉靖期間,天災不斷,邊境混亂,當朝不為,為明朝的滅亡做了伏筆。
12、明穆宗朱載坖(jì):
年號隆慶(后世因筆誤,將其名字寫為朱載垕),在位6年(1566年-1572年)。明世宗第三子,因前兩個兒子都死的早,所以由他繼位。穆宗是一個普通的人,唯一的愛好就是好女色,靠藥物玩樂,最后也死于用藥過度。好女色卻勤儉節約,昏庸無能卻頗有自知之明。他沒有能力處理朝政,放手讓內閣去處理朝政,他信用徐階、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革除前朝弊政,一上臺,就將他爹寵愛的方士逮捕入獄,又采納閣臣高拱、張居正等的建議,與蒙古俺答議和,促成“隆慶和議”。他還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迅速刺激了明朝的經濟。穆宗只當了六年的皇帝,但在這六年中,明朝人才濟濟,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倒真是一個太平盛世,史書對他評價也頗高。
13、明神宗朱翊鈞:
年號“萬歷”,在位48年(1573年-1620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前十年奮發圖強,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歷中興”的局面。萬歷十年張居正去世,沒有人的管束,皇帝逐漸變懶散,加上“爭國本”事件,失去了耐性,最后近三十年幾乎“萬事不理“。朝政散漫,就此觸發了明朝滅亡的開端。執政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歷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但也耗費了大量帑銀。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擊潰,從此明朝在遼東的控制陷于崩潰。26年后明朝滅亡。
14、明光宗朱常洛:
年號“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萬歷長子,母親地位低,不得父愛,經歷了“國本之爭”、“梃擊案”后,好不容易在群臣擁護下繼承皇位。由于長期壓抑的生活,即位后解放天性,淫欲過度,即位當天就病倒了,后因“紅丸案”而亡,時年39歲。
15、明熹宗朱由校:
年號“天啟”,在位7年(1620-1627)。人稱“木匠皇帝”,自學成才,堪稱明朝魯班。在位期間除了木匠,啥事不管,全權交給魏忠賢,造就了千古奸臣魏忠賢。魏忠賢大權在握,遍樹黨羽,排斥異己,將楊鏈等東林黨人全部殺害,朝廷被黑暗籠罩,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在一次游玩中,天啟帝跌落水中,落下病根,臨死前,一句“兄終弟及”,將一個爛攤子留給了他的弟弟朱由檢。
16、明思宗朱由檢:
年號“崇禎”,在位17年(1627-1644)明朝最倒霉的皇帝。天啟年后,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導致農民起義爆發,關外后金政權趁勢崛起,國家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即位后,崇禎格外勤政,可謂宵衣旰食,希望在他手中,明朝能迎來中興。無奈前幾朝的積重難反,加上他求治心切,生性多疑,既無明君之才,又無任人之術,終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在景山自縊身亡??沼幸磺痪葒鵁崆椋絼谝选?/p>
17、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明神宗之孫,明熹宗、明思宗堂兄弟,南明第一位皇帝,在南京即位。在位僅1年,后被清軍俘虜,押往北京后,被多爾袞以謀反之名處決。
18、南明·明紹宗朱聿鍵(隆武帝)
朱元璋九世孫(與明神宗同輩),1645年在福州登基,隆武帝是南明政權中的一位較有作為的帝王,自奉甚儉,只可惜個人的力量不足以改變大局。1646年在福建被清軍擄殺。
19、明紹武帝朱聿鐭
隆武帝之弟,初為監國,后繼位,在位僅40天的南明皇帝,且與永歷帝自相殘殺,終為清軍在廣州城內抓獲,后自縊而殉國。
20、明昭宗朱由榔(永歷帝)
南明最后一任皇帝,在紹武帝于廣州稱帝后也在廣東肇慶稱帝,為爭正統而內戰。之后敗退云,流亡緬甸,后被緬甸王獻給吳三桂,南明亡。最后在昆明被弓弦勒死(帝王之死不能見血)。
拓展閱讀:【視頻】都說明朝的皇帝很差勁,為何還能有276年國祚?帶你細看明朝16位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