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d

  • Explore

  • Universe

  • Wiki

  • 十大已滅絕的蛇,多為恐龍時代史前巨蛇(有視頻)

    首頁>探秘世界>滅絕> 點擊:4215℃作者:小編阿聰(原創)發布時間:2022-12-10 09:36:31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十大已滅絕的蛇,答案:分別是:圓島雷蛇、沃那比蛇、泰坦巨蟒、印度古裂口蛇、瑪德松納蛇、古杯蛇類。他們大多數活躍于恐龍時代,能夠與當時的地球霸主恐龍一較高下,我們應該慶幸它們都已經滅絕了。

    1、圓島雷蛇

    圓島雷蛇體長不足1米,它們原產于印度洋島嶼毛里求斯,后來因遭到人類的棲息地遷移至此,它們的棲息地喪失,并且被人類飼養的山羊和兔子等大肆抓捕,它們不得已退居至小小的圓島居住。它們于1996年被命名,但很遺憾,那時的它們已經滅絕了。

    2、沃那比蛇

    沃那比蛇是為數不多的、曾生活于澳大利亞的史前蛇類之一,它們體長可達約5.5米,體重約45kg。它們大約在4萬年前滅絕,有說法認為沃那比蛇的滅絕是因為進入澳大利亞的原住民的生活,但在時間上看,它們的滅絕時間卻與第一批原住民澳大利亞人到來之時差甚遠。

    3、泰坦巨蟒

    泰坦蟒的全名叫泰坦巨蟒·塞雷洪西斯,是遠古時代的巨型蟒蛇,現在考古學家研究的泰坦巨蟒·塞雷洪西斯化石,是在南美洲發現的,這種蟒蛇與其他的蟒蛇不同,他是一種變溫的動物,溫度太高,它們會無法生存。

    4、印度古裂口蛇

    在2010年,曾經有科學家在印度發現了一個珍貴的史前巨蛇化石,它被取名為印度古裂口蛇,這一種在白堊紀時期,曾經生活在亞洲大陸上的巨蛇,它們的主要食物來看,是當時和它們棲息地重合的蜥腳類恐龍的恐龍蛋,以及蜥腳類恐龍幼崽。

    而且因為印度古裂口蛇非常喜歡闖入恐龍的巢穴覓食,所以,這也導致這條被發現的印度古裂口蛇化石,它在覓食的過程中,因為一場意外,直接和三顆恐龍蛋和一只恐龍幼崽的化石埋葬在了一起,一直到數千萬年后被人類發現。

    5、瑪德松納蛇

    白堊紀巨蛇科的典型代表是瑪德松納蛇,這哥們體長估計可達6米。迄今為止,已發現的瑪德松納蛇化石大多并不完整,不過根據這些化石,科學家推斷,它們可能還沒有完全修煉出“吞食者”的絕技。

    6、古杯蛇類

    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時,巨蛇類和鱷類成為了少數幸存下來的大型動物,之所以如此,耐餓的本領也許至關重要。與熱血吃貨恐龍不同的是,巨蛇類和鱷類不需要經常進食,經常餓幾個月也沒關系。南美的瑪德松納蛇和非洲的古杯蛇,一直生活到4000多萬年前的始新世,甚至演化出了更長更粗的種類,只可惜最終它們仍然難逃滅絕的命運。

    拓展閱讀:【視頻】毒蛇之王、絞殺惡魔?盤點史前十大巨蛇!

    文字:
    回到頂部
    国外产一级毛片菠萝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