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1歲的樣子,回到46億年前看初生的地球(有視頻)
地球1歲的樣子,答案:地球在約46億年前產生,經過不斷的沖撞和演化慢慢生長,最終形成了我們熟知的大小和構成。植物的出現和氧氣的釋放創造了生命擴散的條件。我們需要珍惜和保護地球。
一、地球的誕生
地球誕生之初只是一塊巖石,當沙子或山體大的宇宙碎片降落到它的表面時,地球便開始慢慢生長了。最初每天落到地球表面的星際物質超過6000萬噸,而現在大約為150萬噸。經過不斷的沖撞,地球慢慢長大,大約在7000萬年后,才變成了現在的大小。
二、內部的構成
不斷沖撞所產生的高溫將巖石熔化成了液態。地球的內部充滿了熾熱的巖漿,外面則包裹著一層薄薄的黑色巖石。受到陽光的透射和被拋入空中的塵埃的影響,白晝和夜晚產生了不同的色彩。同時,數百萬年以來不斷的碰撞少了,地表溫度也越來越低,最終出現了地殼。
三、水的登場
火山的噴發將大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釋放到了空氣中。水蒸氣在空氣中匯集起來,形成雨降落至地表,很快把地表填充滿。來自太陽系之外的彗星所攜帶的冰也為地球補充了更多的水。大約在44億年前,地球的表面完全被溫暖的海水所覆蓋,并頻繁襲擊著雨水。在42億年前,陸地出現了,主要分布在地表露出海平面的火山口邊緣。
四、月亮的演化
相比于今天,地球誕生時的月亮比較小,月球的模樣與今天不同。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要更近一些,因而那時的潮汐也更加強烈。小行星的侵襲將海水激起巨大的潮汐波,使陸地陷落成為海洋。
五、氧氣的釋放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隨著時間慢慢減少,被海水所吸收和溶解。隨著空氣變得漸漸稀薄,天空開始放亮了。地球上的海水不斷地蒸發,越來越多的巖石暴露了出來,從而形成一塊塊斑駁的陸地。大約在34億年前,廣闊的陸地分散于海洋之中。在30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植物出現了,并開始向空中釋放出氧氣。然而,在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達到今天的21%前,還需花費10億年時間。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可供動物呼吸的氧氣,為地球上生命體的擴散創造了條件——生命的擴散始于7億年前左右。
六、結語
地球誕生時只是一塊巖石,經過不斷的沖撞和演化慢慢生長,到現在已經越來越完善。我們能夠生存在如此美麗的星球上,擁有水、空氣和生命,是由于幾十億年的演化。這讓我們意識到,地球是一個需要被照顧和保護的家園,我們肩負著對地球的責任和使命。
拓展閱讀:【視頻】讓時間倒流回看地球最初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