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d

  • Explore

  • Universe

  • Wiki

  • 滅絕是可以預測的?在發生滅絕前都出現過相同的事件

    首頁>百科知識>滅絕> 點擊:5896℃作者:楊明妮(原創)發布時間:2023-05-14 06:36:01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滅絕是可以預測的?答案:在之前地球上發生過5次物種滅絕事件,而在這5次滅絕發生之前,地球上的海洋物種數量都有下降的情況。所以人們認為可以根據這個情況來預測是否會發生滅絕事件。

    到目前為止,地球上已經有五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了。除此之外,還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滅絕事件。但你知道嗎?在多數集群性滅絕發生前,地球上都發生過類似的事件,而這個結果的發現,就說明了人們其實是可以通過這些所發生的事件,來預測生物大滅絕發生的可能性。

    首先,我們要對之前的五次大滅絕進行詳細的分析,然后才能弄清楚它們之間的共同點。

    導致生物大滅絕的原因無非是:地外天體撞擊、超新星爆炸、傳染病、強烈的地質活動(例如地震、海嘯、火山)、氣候突變等等原因。

    因為這些生物大滅絕已經過去很久了,所以我們不能準確地判斷出它們是如何發生的,但是,如果我們進一步分析,就會發現,在每一次事件中,無論哪一種物種的滅絕,我們都會看到海洋物種數量的下降,這是一種明確的預兆。

    從這一點來看,一些人相信,人類已經進入了第六次滅絕。為什么他們會這樣認為?其實直接數據也是從海洋中來的。

    早在2018年,古生物學家們就已經發現,在過去的65年中,大西洋中的青魚數量已經下降了1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20年的一份《科學報告》中,就曾經提到過,珊瑚礁的數目正在下降,就像當年白罡紀大絕滅那樣。

    珊瑚礁數量的下降跟生物滅絕有什么關系?這是由于珊瑚礁是一種對環境十分敏感的海洋動物,它們所顯示出來的響應可以提供有關地球環境改變的重要資訊。

    但這一點,卻是眾說紛紜。反對者們認為,這只是一種物種多樣化的改變,并不意味著第六次大滅絕就要到來了。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進化也可以預測,畢竟進化也是和生存環境有關的。

    文字:
    回到頂部
    国外产一级毛片菠萝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