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語言如何而來,又和狒狒叫聲有什么關系
有人類就有語言了,語言和人類真的一樣久遠。
可是,人類用書面記錄的語言材料只有幾千年,在這之前上萬年的放言情況我們幾乎一點兒也不知道。
所以至今所有關于語言起源的解釋,都不過是一種假設。
有人提出“感嘆說”,認為語言起源于表達情感的感嘆詞;有人提出“勞動喊聲說”,認為語言起源于繁重勞動中的喊叫;有人提出“摹聲說”,認為語言起源于對自然界原有聲音的摹仿;也有人提出“達達說”,認為語言起源于“達達”發聲的舌頭動作和手勢;還有人提出“唱歌說”,認為語言起源于原始儀式中不清晰的贊歌,等等。
所有這些假設都無法通過事實來驗證,因此科學家之間誰也說不服誰。
為避免再發生這種毫無結果的爭論,國外有個語言學會在章程中竟明文規定,凡入會者一律不得談論語言的起源。
人類語言的起源一直被認為是科學界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
科學家近日發現,這個謎可能從狒狒的叫聲中找到答案。
來自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等6所高校的科學家對1335只狒狒進行了聲學和舌部解剖學研究。
結果發現,幾內亞狒狒的幾類叫聲中包含著獨特的類人元音。
此前研究認為,人類語言技能在擁有低喉部的類人動物出現后才開始發展。
最新研究則對這一觀點提出質疑,認為人類的發音體系是從幾內亞狒狒等先祖已有的能力進化而來。
他們還發現,幾內亞狒狒的舌部擁有與人類相似的肌肉,這決定了發出元音的能力。
研究者在論文中說,這項研究結果并不支持現代智人突然同時擁有語言能力的假說。
研究人員還發現,狒狒在警示或求偶等溝通情境下的發聲法與人類聲音有松散的對應關系。
一項針對猴子的研究也發現了五種與人類語言起源相關的元音。
隨著生活一天天的過去,我們也發現猴類和猿類和人類有很多共同點,但人類要比他們聰明得多。
但語言是否有關系,也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