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狀閃電引發的災難 自然界仍無解
閃電,家喻戶曉,但有的陣雨天的閃電真的讓我們想象不到。
看起來很“喜歡”鉆洞, 往往從煙囪、窗戶、門縫進入屋內。
在屋里轉一圈后又會溜出去。
它的度可以 很快,也可以極慢,甚至能保持靜止一段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球形閃電在人的后面追逐,或在人的周圍環繞,也極少傷人。
這種現象稱為球狀閃電或者電光火球。
那么球行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到底長什么樣?我們首先來看看電光火球的圖片吧。
球形閃電是一種十分罕見的閃電形狀。
閃電,有線形、帶狀、火箭形和球形四種。
最常見的是線形,球形閃電出現很少,但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共記錄了4000多次球形閃電現象。
據氣象專家介紹,球形閃電似一團火球,約有籃球那么大,偶爾也有直徑幾米甚至幾十米的。
球形閃電多半在強雷雨的惡劣天氣里才會出現。
球形閃電有個怪脾氣,見縫就鉆,常常從門窗、煙囪、甚至縫隙中鉆入室內,有時能沿著導線以每秒2米左右的速度前進并燃燒 。
它一般沿水平方向移動,有時也停留在空中不動,或緩慢地降落。
有的球形閃電在移動中還能自旋,有的則會反彈。
它移動時發出嘶嘶聲,消失時發出爆炸的巨響,振動能量足以破壞一般的建筑物。
由于爆炸時空氣發出了化學反應,生成了臭氧和一氧化氮,故球形閃電消失后有一股難聞的味道。
球形閃電雖是一個灼熱的火球,但當它靠近一些易燃物體如樹木、紙、干草時,并不起火災,而在爆炸的一肯間卻可 以燒掉潮濕的樹木和房屋。
如若落進水池,球形閃電會使水沸騰。
它能輕而易舉地穿過玻璃 ,又可從門縫、煙囪里鉆到房屋之內。
所以像以上發生的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
球形閃電又稱電光火球。
球形閃電并不是閃電,它與閃電幾乎沒有相同之處,所以把這種現象命名為“球形閃電”是不準確的,應當命名球形閃電為“電光火球”,即與電磁場有關的等離子態發光球。
天然閃電又叫雷電。
最常見的雷電形式是線狀閃電,其形狀猶如倒懸于空中的縱橫枝叉,又象是地圖上一條支流眾多的河流。
另外,雷電中 還有較少見到的串珠狀閃電。
電光火球的壽命一般為幾秒,個別的可長達幾分鐘。
而普通枝狀閃電的壽命不到1秒。
電光火球是定域于適當的磁場位形空間和速度空間的等離子體,它從周圍獲得能量,等離子區的直徑取決子外部場的頻率,因此產生諧振。
1966年12月5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波特城,一位煤氣工人上午9時來到班特萊醫生家查表。
他以為老醫生尚未起床,就徑直走向地下室去查表。
一進地下室發現地上有一堆灰燼。
他抬頭一看,看到灰燼上方的天花板有一個燒穿了的大窟窿。
他大吃一驚,趕忙奔上去找那位老醫生,卻在衛生間看到燒穿窟窿的地板上,只剩下半條人腿,老人的身體已化為灰燼。
整個現場沒有絲毫發生火災的跡象。
球狀閃電是一種氣體的漩渦產生于閃電通路的急轉彎處,是一團帶有高電荷的氣體混合物,主要由氧、氮、氫以及少量的氧化氫組成。
通常發生在枝狀閃電之后,似乎枝狀閃電是產生球狀閃電的必要條件。
球狀閃電較為罕見,因而研究它十分困難,至今仍然是自然界中的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