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d

  • Explore

  • Universe

  • Wiki

  • 再見了,霍金,你仍與宇宙同在——回顧霍金一生,全網最全的霍金生平事跡

    首頁>探索發現>霍金> 點擊:4893℃作者:formermaster(原創)發布時間:2018-04-02 23:59:10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斯蒂芬·威廉·霍金,CH,CBE,FRS,FRSA(英語:Stephen William Hawking)父親法蘭克是畢業于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畢業于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

    回顧霍金一生,全網最全的霍金生平事跡

    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國牛津,當天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

    1950年 因為戰亂舉家遷往圣奧爾本斯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并獲得一等榮譽學位,隨后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然而,病魔就是這個時候出現了。

    1962年牛津畢業,去劍橋讀研究生1962年夏天,簡和兩個朋友進城喝茶,在路上碰到了霍金,因朋友講述而對霍金產生了濃厚興趣。

    1963年新年的第一天,簡在朋友家的聚會上認識了斯蒂芬·霍金。

    1963年1月,21歲的霍金被查出罹患無法治愈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也叫做盧伽雷氏癥),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大夫對他說,他的身材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行,到最后,心和肺也會生效。

    1963年7月霍金與簡結婚了,他們結婚的時候,霍金已經需要拐杖來行走了。

    他們育有三個子女。

    1965年,23歲時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1967年 長子羅伯特出生1969年他被迫永久坐上了輪椅,直到去世,但霍金并沒有因此消沉。

    1970年 女兒露西出生

    1970年 霍金提出奇點定律1972年建立霍金輻射的數學模型的。

    霍金輻射的理論主要說明如何降低黑洞的質量而導致黑洞蒸散的現象。

    1973年-1974年研究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并提出提出霍金輻射1973年 首部著作《空時的大型結構》出版1974年32歲的霍金入選英國皇家學會1974年,霍金繼續發展了他的“黑洞”理論,認為黑洞不斷釋放質量并且蒸發。

    1977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為劍橋大學引力物理學教授

    1979年 《廣義相對論評述:紀念愛因斯坦百年誕辰》出版197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任職至2009年。

    坐上此位的還有艾薩克•牛頓、查爾斯•巴貝奇和保羅•狄拉克。

    1980年,霍金開始聘請每天服務一兩個小時的護士。“病情開始惡化,他已經很難把事情寫下來,他必須記住所有的事情。

    1980年以后,霍金的興趣轉向了量子宇宙論,提出了能解決宇宙第一推動問題的無邊界條件。

    1981年 《超時空和超引力》出版1981年 參加梵蒂岡宇宙學大會,宣布無邊界構想/被授予大英帝國高級騎士1982年,霍金率先證明了,物質分布的微小變化,如何引起星系在宇宙中的擴散。

    1985年,他因去瑞士旅游期間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

    1985年,史蒂芬·霍金第一次到訪中國,分別在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講學。

    1985年在北京時,游覽了中國的長城,并由北京師范大學學生輪番將霍金抬上了居庸關長城。

    1988年他撰寫《時間簡史》出版,被認為是霍金最偉大的科普著作,銷售量超過千萬余冊,而后陸續被翻譯成數十種文字。

    這本書中介紹了霍金的三大理論貢獻,包括“奇點定理”,“無邊界宇宙模型”和“黑洞輻射”。

    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代界上最知名的科學思維家和最出色的實踐物理學家。

    后續為了讓書更具吸引力,改名《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

    1988年 榮獲沃爾夫基金獎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國榮譽爵士1990年霍金與簡離婚,結束了他們25年的婚姻。

    1991年 《時間簡史》同名電影上映1992年霍金首次“觸電”是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客串自己,與扮演牛頓、愛因斯坦的演員一起打牌。

    1993年 《"黑洞與嬰兒宇宙"及其他論文》出版1994年,霍金因為疾病已不能發聲,但在他利用電子發聲器獻聲,和英國大神級迷幻搖滾樂團Pink Floyd合作錄制了搖滾作品“Keep Talking”1995年霍金與自己的私人護士伊萊恩·梅森結婚

    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殼中的宇宙》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發行。

    該書是《時間簡史》的姐妹篇,以相對簡化的手法及大量圖解,訴說宇宙起源。

    2002年8月20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中南海會見了霍金。

    此外,霍金還在2002年的到訪中,分別在北京、杭州作主題為《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科普報告,向公眾闡釋他的關于天體演化的“M理論”。

    2004年7月,霍金承認了自己原來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

    2006年在霍金與第二任妻子伊萊恩離婚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與女兒合撰寫一套類似于《哈利波特》、但主題是理論物理學而非魔法的小說。

    2006年6月,第三次來中國,他帶來的仍然是自己關于宇宙學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學體育館主持一個題為"宇宙的起源"的演講時,轟動一時,被戲稱為受到“搖滾巨星”級的接待。

    2006年6月19日,他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面向公眾講述《宇宙的起源》。

    2009年4月6日,霍金因病取消外訪,同月20日因病送院治理,情況欠佳。

    2011年霍金首次發表了人類會在200年內毀滅的預言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

    2012年,霍金在趙曉凱收藏北京奧運火炬上蓋上了兩枚金色指紋,并題詞:“為了人類長期生存,為了世界和平,我們需要銷毀所有核武器2013 年簡•王爾德在寫了一本書,《旅行到無窮:與斯蒂芬的生活》2014年,首部講述霍金生平的電影《萬有理論》上映2016年4月12日 霍金啟用了微博賬號,發出第一條微博才一天,霍金就收獲200萬粉絲(截至2018年3月14日中午霍金的微博共有446萬粉絲)2017年為英國BBC錄制紀錄片《探索新地球》。

    2017年11月,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2017年11月24日 回答TFBOYS成員王俊凱的一個提問2018年3月14日 霍金逝世,享年76歲。

    霍金逝世后,引發全球各界悼念。

    英國當地時間3月31日14時(北京時間3月31日21時),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葬禮在劍橋大學岡維爾·凱厄斯學院附近的圣瑪麗教堂舉行。

    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此前已宣布,將于2018年6月舉行相關紀念活動。

    屆時霍金的骨灰會被安放于該教堂一處地方,與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毗鄰安息

    文字:
    回到頂部
    国外产一级毛片菠萝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