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的內海之王!目前發現的最大滄龍類化石“邦克”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白堊紀的內海之王,答案:被稱作白堊紀的內海之王的化石是一具叫做“邦克”的滄龍類化石,其體長在13至15米之間,體重約10噸。
海王龍是滄龍類其中最有名的一種,曾主宰過北美洲的內陸海域。而在目前所發現的滄龍類恐龍化石中,“邦克”則是最著名的海王龍,這是迄今為止,發現過的最大的一條海王龍!
如果你有機會去美國堪薩斯大學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一踏入這扇門,你就會看到一具海王龍骸骨從你的頭上垂下來。它那巨大的口器中,兩排尖銳的利齒清晰可見,仿佛隨時都會撲上來。透過它深邃的眼窩,也許你還能看到它曾經的榮耀。海王龍骸骨就是“邦克”,但并不是它的真化石。
而這一切的故事,都要追溯到1917年。
1917年,79歲的老斯滕伯格和他的兒子在堪薩斯州洛根縣進行了一次探險,并在那里發現了一塊很完整的海王龍骨,這種大型滄龍類動物曾是堪薩斯海的王者。斯滕伯格在化石被發現一年后,把海王龍的頭骨出售給史密森博物館。
隨后,經過幾個星期的努力,專家們對化石周邊的碎片進行了清理,對斷裂的化石進行了修補,并將缺失的骨架進行了修補,最終恢復了這條海王龍的原始面貌。
在修復的同時,工作人員也將海王龍的形態保存了下來,就像是一幅畫。海王龍一出現在公眾面前,立即成為熱門話題,許多游客慕名前來,想要一睹西海深處的王者風采。
通過對它的研究,古生物學者們認識到,它的體積之大,也許是迄今為止在北美洲所發現的最大、最完整、最大的滄龍化石,估算其體長在13至15米之間,體重約10噸。隨后,這條巨型海王龍被命名為“邦克”,以表示對其發現者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