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起源在哪里?終點在哪里?(有視頻)
黃河的起源在哪里?終點在哪里?答案:黃河的起源在青海省的卡日曲;終點在山東省墾利、利津兩縣之間。
黃河從它源頭的涓涓細流,到祖國東部浩翰的渤海,沿途匯集了35條主要支流和千百條溪川,形成了年徑流量達4480億立方米的滔滔洪流。關于黃河起源的考證,從戰國一直到清代都沒有間斷,直到了 1978年國家經過反復考量才認定黃河正源為卡日曲。
一、歷代對黃河源的探索:
黃河的源頭位于青海,一共有三個。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而其中卡日曲的那扎朧查河是黃河的正源。
1、戰國:
《尚書·禹貢》是一部最早與黃河源有關的著作,這里有”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的說法。
積石說的就是青海地區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雖說距黃河源還有著相當遠的距離,但這畢竟也是一種突破。
2、唐代:
侯君集與李道宗奉唐太宗命征擊吐谷渾,來到了星宿海附近,繼續尋找黃河源,但這次尋找黃河源并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3、元代:
正式派人勘察黃河源,歷經4個月后繪出了關于黃河源地區最早的地圖。
4、清代:
康熙派拉錫、舒蘭探查黃河源,先后來到了鄂陵湖、扎陵湖,以及星宿海上游。之后繪出《星宿河源圖》,并且還撰寫了《河源記》,證實了黃河上源三條河的存在,認為三條河均可以作為源頭。
乾隆年間,地理學家齊召南根據相關資料,編著完成《水道提綱》,并且指出了黃河上源有三條河,認為瑪曲是黃河的本源。
乾隆年間,黃河多次決口,水患成災,這時候人們對黃河源產生懷疑,乾隆派人再一次尋找黃河源,最后否定了齊召南的說法,將黃河源改為卡日曲。
5、新中國:
1952年,黃委會組織黃河河源勘查隊,對黃河源的位置進行勘察。終于在歷經了4個月之后,多方確認,最后認為歷史所說的瑪曲是黃河的正源。這一結果再次引起了爭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978年,國家再次組織人員對黃河源進行勘察,后來在多人的努力下,反復考量認定黃河正源為卡日曲,并且也從卡日曲重新測定了黃河長度為5464km,黃河源也至此告一段落。
孕育我們的母親河的源口竟然只有這么小
二、黃河終點:
黃河終點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黃河口鎮鏡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交匯處、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沖積而成
拓展閱讀:【視頻】5分鐘時間帶你了解,黃河的前世今生,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