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從科學的角度來解答你
【7月1日100UFO研究中心】有一個民間故事,說的是諸葛亮三氣周愉,周愉問了諸葛亮一個難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諸葛亮回答說:先有雞。
周愉冷笑著說沒有雞哪來的蛋。
諸葛亮反問到:如果第一個蛋是種蛋,又哪來的雞。
周愉一聽為之語塞,氣自外生,血從內潤,開始大口大口地吐血。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雞派”認為蛋是雞生的,所以是先有雞。
“先蛋派”認為雞是蛋孵化的,所以先有蛋。
這是邏輯上的大問題,蛋固然是雞生的,可是雞難道就不是蛋孵化出來的?真可謂雞說雞有理,蛋說蛋有道!雙方都陷入了死循環,就好像在一個圓圈內跑步,分不清誰前誰后了。
這道題更是當做沒有結果的腦筋急轉彎了。
幾千年過去了,這個謎題從街頭小巷一路延伸至高科技的研究機構,當然還是科學家們找到了答案。
根據英國媒體最新報導,最近在英國的科學家們利用現代的電腦科技技術,終于解開了這個答案。
答案就是,先有雞,后有蛋。
因為科學家們發現,蛋殼的構成仰賴一種僅能在雞的卵巢中找到的蛋白質,如果沒有這種特殊的蛋白質,就不可能形成蛋。
換句話說,必須先有雞,才能有蛋。
這個被稱為ovocledidin-17(OC-17)的蛋白質是作為加速蛋殼發展的催化劑,硬殼保護蛋黃與蛋白,使得雞胚胎得以發育。
科學家們現在相信,在雞蛋能夠形成前,必須先有OC-17,而OC-17只能在雞的卵巢中發現。
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雪菲爾與華威大學利用超級電腦放大了一枚雞蛋的構造,結果發現OC-17在啟動結晶化上至為關鍵,而在結晶化是蛋殼形成的初步階段,OC-17將碳酸鈣轉化為方解石晶體,而該晶體構成了蛋殼。
另外,方解石晶體可在許多骨骼與貝殼內發現,然而雞形成方解石晶體的速度相比其它物種要快,每二十四小時形成六克的殼。
謝菲爾德大學工程材料系博士科林·弗里曼介紹說:“科學家以前就發現了OC-17蛋白,并猜測它與雞蛋形成有關。
但在展開細致研究后,我們終于了解到它是如何控制雞蛋形成過程的。
有趣的是,各種禽類似乎都有類似OC-17這樣可催化蛋殼形成的蛋白?!备ダ锫陆Y論說:“有了蛋殼、蛋黃和保護小雞的液體才有地方住,要是沒有雞卵巢里的OC-17蛋白就不可能有雞蛋。
因此,一定是先有雞再有蛋?!庇腥さ氖窃诖酥埃T多科學家們竟偏信是先有蛋,后有雞。
因為大多數的學者是從“演化論”的角度來推斷,他們認為應該是有兩種類似雞的物種雜交,生出的蛋成為史上第一只雞,因此是先有蛋,再有雞。
然而如今有科學證據,證明事實上是雞先于蛋。
正如圣經所說的:「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 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笔戮瓦@樣成了。
于是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 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
神看著是好的。
『創世紀一,24-25.』據科學家介紹,除了讓人們弄清雞是如何孕育出蛋以外,這項研究還有助于研發新型材料或材料加工方式。
所謂,先有雞先有蛋,不只是在解釋人們的扯淡問題,更有科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