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d

  • Explore

  • Universe

  • Wiki

  • 導致恐龍滅絕的罪魁竟是石油導致的溫度下降和全球干旱

    首頁>探索發現>恐龍> 點擊:3868℃作者:formermaster(原創)發布時間:2016-07-24 09:58:00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恐龍到底是因何滅絕?這個問題雖說不如恐龍本身那么古老,但也頗有年頭了,從小學生到大科學家多少年來一直都想知道答案。

    《侏羅紀公園》和《歷險小恐龍》這樣的電影更是讓人們的心情愈加迫切。

    Oilprice.com報道稱,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又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說法——導致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很可能是石油。

    日本東北大學和氣象廳氣象研究所的專家在業界雜志Scientific Reports上刊登了研究報告,指出是6600萬年前,石油儲量豐富的尤卡坦半島被小行星擊中,導致了恐龍的大量死亡。

    當小行星命中位于今天墨西哥境內的廣大富油區時,濃重的黑煙直上天際,改變了全球的氣候。

    煙塵遮蔽了陽光,導致全球溫度大幅度降低。

    同樣重要的是,這還造成了全球性的干旱。

    小行星的直徑接近10公里,其撞擊形成了今天在尤卡坦依然存在的火山口,名列全球第三大。

    撞擊的能量相當于二戰末期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的10億倍。

    專家們計算出來,石油產生出的煙塵足以讓地球接受的日射量減少85%,降雨減少80%,這將對植物生長造成重大影響,進而影響到大多數恐龍的食物。

    與此同時,在三年內,地球溫度因為煙塵降低了16攝氏度。

    于是乎,恐龍因此滅絕也就是順理成章的結果了。

    只有體型較小的,居住在洞穴里的遠古哺乳動物幸存下來。

    事實上,化石顯示,撞擊前存在的物種只有12%最終幸存。

    巴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就在另外一次研究中發現,不單單是恐龍滅絕了,哺乳動物也滅絕了93%。

    事實上,幸存下來的動物中,體型最大者也不過和今天的家貓相當。

    不過,生命的反彈也“相當迅速”,在撞擊事件過去30萬年后,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就相當于之前兩倍了。

    當然,與只有2萬5000年左右的人類歷史相比,30萬年還是很長的時間。

    這也說明,小行星撞擊事件造成的影響巨大,要徹底走出來需要很漫長的時間。

    與爬行動物相比,哺乳動物的適應性更強,最終成為了星球的統治者。

    其實在撞擊前,恐龍就已經走了幾百萬年的下坡路,但真正滅絕,很大程度上還是該歸咎于尤卡坦地區富含石油的土地。

    終結了恐龍物種的石油,現在卻成為人類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說來也多少有點諷刺。

    專家計算過,如果小行星撞擊的是沒有多少石油儲量的地方,則隨后的災難量級將只有現實的三分之一左右。

    當然,三分之一的災難下,恐龍是否能夠存活依然難以判斷,但是至少,可能性是要大大提升的。

    文字:
    回到頂部
    国外产一级毛片菠萝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