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和行星的區別,定義/產生方式/特點不同(有視頻)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恒星和行星的區別,答案:恒星和行星有如下幾點不同:定義不同、產生方式不同、特點不同。
一、定義不同(顧名思義):
1、恒星:恒星是能通過內部核聚變,產生大量光和熱的星球,一般體積比較大;恒星相對于行星比較恒定,顧名恒星。
2、行星: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恒星運轉的天體 。相對于恒星像在行走,所以叫做行星。
注意:太陽就是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恒星,而其他圍繞著太陽轉動的都是行星 。
推薦閱讀: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一篇看懂他們的順序、大小、運動軌跡(有視頻解說)
二、產生方式不同:
1、恒星:源自于氣體云的塌縮:在宇宙發展到一定時期,宇宙中充滿均勻的中性原子氣體云,大體積氣體云由于自身引力不穩定造成塌縮。這樣恒星便進入形成階段。
2、行星:源自于恒星的碰撞和引力:在太陽系形成初期,99%以上的物質向中心聚合成為太陽,周圍還有部分散在的物質碎片圍繞著太陽旋轉,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碰撞和引力作用,散在的碎片逐漸聚合成了八大行星。
三、特點不同
1、恒星:年齡在10億至100億歲之間,直徑大、數量多。
2、行星:自身不發光,必須是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于球體)。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范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拓展閱讀:【視頻】大家知道,恒星衛星行星有什么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