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和恒星的區別是什么?概念和層級關系等都不一樣
行星和恒星的區別有哪些?答案:恒星一般會發光,但行星自身是不會發光的,而且它通常只會圍繞著恒星來運動。它們的能量方式也不一樣。
從各種電影電視里,大家都能看到許多的宇宙星體,但大家想必對其中的星體類型并不是很了解。比如說,行星和恒星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是什么,有什么區別。
行星
行星是圍繞一顆恒星運轉而本身并不發出光的星體。而且由于它需要圍繞恒星來運動,所以一般來說一顆行星,必須有一定的質量,而且必須有足夠大的質量。另外行星是近似于圓球狀,無法像恒星那樣進行核聚變反應。
哪種天體可以被稱作行星?這一問題此前曾引起過激烈的爭論。直到2006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才明確了“行星”的新定義,即以下的三點:
1、必須是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
2、它的質量要大到足以抵抗固態的引力,使其保持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于球體);
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范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恒星
恒星由氣體和塵埃組成,通過核聚變反應產生能量,并且并不斷地散發著光與熱。在宇宙中,恒星是很常見的,我們所在的銀河系里也有很多的恒星。
恒星的分類一般是按照天體的質量、大小、溫度等等方面來區分的,比如說按照質量來分,會有白矮星、中型恒星等;按照大小來分,會有紅矮星、巨星等等。如果是按照溫度和光度來分,就會分成主序星、巨星等類型。
恒星對宇宙來說很重要,因為它們自身的核聚變反應能夠產生了宇宙中的大部分元素,而且他們的輻射對其它星體的形成與演化有很大的影響。
恒星和行星的區別
概念不同:
1、恒星是一顆球型發光等離子體,太陽就是恒星,
2、行星一般不會發光,并且是一直環繞著恒星來運轉。
層級關系不同:
1、恒星是做自行運動。
2、行星環繞著恒星運行。
能量方式不同:
1、恒星自身會有核聚變反應,從內部傳輸出能量,甚至是輻射到外太空。
2、行星自身是不會有核聚變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