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為何不再被認定為行星?因為它沒達到行星的標準
冥王星為何不是行星?答案:因為它不滿足行星的標準。行星必須是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繞太陽運行);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球形);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獨立的軌道)。但對于最后的一點,冥王星是不符合的,因此被除名。
起初,冥王星星座是在九大行星之內的,但在2006年,冥王星被除名,從此就只有八大行星。為何冥王星會被除名?需要達到什么標準才能被稱為行星?
冥王星的發現
冥王星是在1930年2月18日被克萊德·W·湯博發現的,在當時,冥王星是科學家們所發現的最小的行星,也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那時,冥王星正舒舒服服地沿著它的軌跡前進,所有的事情都對它有利。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已經找到了與冥王星相似的其它星體,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日子里,冥王星也許會遇到些麻煩。
在2005年的時候,一個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一個名叫埃里斯的天體,其質量比冥王星還大,這將極大地影響到冥王星作為行星的位置。
在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重新對“行星”進行定義,在大會上確定,行星必須是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繞太陽運行);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球形);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獨立的軌道)。
很遺憾的是,對于這些新標準,冥王星是不符合的。因為在冥王星軌道內外很多質量跟冥王星差不多的天體,也就是如果冥王星都能被認定為是行星,那么這些和冥王星相似的天體也應當有資格被認定為行星。因此,冥王星從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我們曾經熟悉的九大行星,也從此變成八大行星。
不過冥王星雖然被除名,但這對于它而言也并非是什么壞事。但天文學家并沒有將其遺忘,而是將其賦予了另一個名稱:“矮行星”。此外,冥王星的發現還有助于天文學家對太陽系和它的邊界有更深的認識。因此,即使冥王星被除名,也不代表就能將它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對于冥王星的研究和探測也一直在進行,在2006年的時候,還發射了名叫“新視野號”的探測器專門來探測冥王星。